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埃利乌德·基普乔格以2小时05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选手蒂吉斯特·阿塞法以2小时20分3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。
本届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和中国田径协会联合主办,以“奔跑无界,激情永续”为主题,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和专业运动员参与,赛道延续了经典的“中轴线”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呐喊助威,展现了北京作为“双奥之城”的体育魅力。
专业选手表现亮眼 赛会纪录再被改写
男子组比赛中,基普乔格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始终保持在第一集团,进入30公里后,他逐渐加速甩开其他选手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冲线,打破了由他自己在2023年创造的2小时06分30秒的赛会纪录,赛后,基普乔格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令人振奋,赛道条件非常完美,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创造新的纪录。”
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,阿塞法在最后5公里发力,反超此前一直领先的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,以2小时20分35秒的成绩夺冠,这是她职业生涯首次在北京马拉松赛中登顶,也为埃塞俄比亚赢得了本届赛事的首枚金牌。
中国选手表现稳健 本土跑者展现潜力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表现可圈可点,男子组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45秒的成绩获得国内选手第一名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10秒位列国内选手首位,总排名第五,两位选手均表示,未来将继续努力,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大突破。
大众跑者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,今年赛事首次增设“环保跑者”奖项,鼓励选手在比赛中践行低碳理念,多位业余跑者以创意装扮亮相,成为赛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赛事保障全面升级 科技助力跑者体验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交通疏导、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全程共设置15个医疗站点、50辆救护车和200余名医护人员,并首次引入AI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身体状况,赛道沿线还配备了2000余名志愿者,为跑者提供饮水、能量补给和路线指引服务。
科技元素也成为本届赛事的亮点之一,参赛选手可通过官方APP实时查看自己的配速、心率等数据,并在完赛后生成个性化成绩分析报告,赛事还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,大幅提升了检录效率。
马拉松热潮持续升温 全民健身再掀高潮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,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热潮,近年来,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快速增长,参与人群日益多元化,中国田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优化赛事体系,推动马拉松运动向专业化、国际化方向发展。
随着夜幕降临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欢呼声中圆满落幕,选手们的拼搏精神与观众的热情支持,共同书写了这场体育盛事的精彩篇章,明年的赛事,必将吸引更多跑者踏上这条充满挑战与荣耀的赛道。